寫此篇時~入耳式耳機我已經默默的努力近一年的各式故障耳機維修
便宜維修這些朋友網友的耳機其實也就是想要一窺耳機的設計與音質的差異而已...
來~ Diy 個專屬的個人耳機吧! 外面買不到一樣的~爽!
此黑檀木、紅木外殼很細緻~掏寶有賣...不很貴~含運費約 NT$500元 一組吧!
原木的質感就是美~人聲共頻聲就是好些~低頻就是豐富些~高頻就是細膩些(毛刺感少)
嗯~細看木紋應該是染色處理的,不過處理得很還算細膩!
請廠商用特製測耳機單元的儀器測試兩了組過來~準備diy 試試!
單體還是豐達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這是甚麼單體了!
但我不用它IE x的外殼,那一看就知是有專利的模具...
昨晚先裝了紅木的,這組我設定為低音稍偏重的~不是低音沉;是低音份量較重!
所以使用了銅線測試,對喜愛聽混音及有震撼力的朋友較適合
我暫用了IE 7原廠的線換裝...IE 7的原廠線其實還不錯啦!仿製的較差很多了...
我一直都很喜歡原木的質感~之前覺得豐達這耳機單元不錯,但一直沒找找適合的外殼
前一陣子看到幾款原木耳機殼...但買回來看了都不喜歡,就沒介紹了~
這套檀木紅木外殼真的做得很細緻高級! 出線處的橡膠套上還有凸出的R、L左右聲道印字(上圖)
RUN 了一個晚上,今天聲音開始聽起來順了許多,低頻也開始展現~但是彈性還不夠...再RUN吧!
下圖中的鍍銀線是一種很特別的材質,昨晚剛編好還沒試聽,晚些再介紹...
耳機單元也算是全音域超小型喇叭單體,那麼我們一樣可以利用棉花、海綿等吸音材料、線材來調整高中低3頻
有人說~就算給你原廠單體,你做出的耳機也不會跟原廠一樣~沒錯!的確是這樣的!
就跟同樣的菜~不同師傅用的調味料不同;煮出的味道也不會一樣的
但Diy 就是要玩出自己的味道,在過程中實際學習體驗~這種過程是非常迷人有趣又有魅力的
剛開始一定會有些挫敗,但千萬不要灰心!只要做出第一件超C/P值的好作品,您就會愛上Diy了!
上圖這些吸音材料我是要用在黑檀木的耳機中~這款的單元又高級了一點,所以設定在耳機玩家說的~3頻均衡了!
但是哪種耳機好聽,要看自己的個性與聽音樂的種類~貴的貨色不一定是現階段的您所喜愛的...
下圖是已編好的鍍銀線
這條線做耳機線好漂亮...在寫這製做說明前已試聽了此線~不錯喔!下次進一些來做耳機線用
下圖是一組所需的材料
先將背膠海綿貼在單元上~組合..嗯!看圖...
這個調音的方法,是我自己玩出來的~不知玩入耳式Diy的老手是否有人試過...
當然單元的效率會降一些,但能換得如高階耳機的音質,所以絕對是值得一試的!
棉花只要放一點點就好,塞入時要均勻蓬鬆~處理得好時...低頻穩定、中頻人聲厚實有質感、高頻細膩不刺耳!
而且連音場包圍感跟左右耳的分離度聽感也有影響...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有了緩衝的適當阻尼,
單元的震膜能有效的穩定控制上一波音樂的音頻截止~那麼分離度就會好(因為音像清晰明確,請用想像的)
下圖~已塞入棉花...注意~上面的細鐵網先不要黏上!這裡新手要反覆練習測試,所已先不要上膠水喔!
穿入耳機線時要先注意耳機的左右邊要正確
先穿入原木殼內...看圖吧!
打個結~固定線材使之牢固不易扯斷
焊接
想辦法先暫時固定一下~因為要試聽棉花的份量的多寡試法是自己喜歡的聲音...
加上耳塞...試聽聽聽看...
聲音太悶了就拉出棉花再放少些~相反的聲音聽起來有點破破的...3頻分佈的很不均勻就加點棉花
確認要的棉花份量後聲音都很OK後~先把棉花在先挖出來
(下圖...看棉花只用很少來調整喔!)
上膠水在金屬入耳器內部周邊
把剛才那小坨棉花再塞回去
確認棉花份量後封上圓形細鐵網...這細鐵網會增加高頻的延伸
都上膠固定吧....
下圖中間白白的是棉花...之前上的少量膠水就是固定這小坨棉花
把檀木後腔也塞進蓬鬆的棉花吸音,這樣的低音會絞有彈性...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當然不放也可以~看個人的喜愛~
OK!
我自己有IE80的耳機...我不敢說比原廠好到哪~但也不比他差...
ㄎㄎ~高階的音響貨色也不過是調音師的經驗值過招而已!
最重要的是~我只花了NT$1000元的材料費而已~當然製做過程的研究是無價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