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手工拋光處理彈殼再雷射刻字的耳殼實品
原本彈殼材料
加工....
打磨拋光加氧化處理
如果要嚴格篩選,把彈殼後曼字樣配對及稍有刮傷的瑕疵品打掉...計大約10組大約會損失1~2組
配件:前腔殼×2,耳膠套×1對、鐵濾網×2、出線尾管×2 、U扣×2(不包含線材)
目前試用德國9.2mm單元+編織合金線;及用8.6mm與9.2mm鈦膜單元+銅線,表現都都很不錯
訂了3種款式
分類包裝...個人比較喜愛用德國9.2mm振膜那顆單元
如果不熟悉DIY編線的網友可以用成品線---類似下圖這種
我這次使用了這條...淘寶買的甚麼"音樂絲帶"的~哈哈!
這條線買了擱置了很久...因為他是單芯鍍銀線,我怕它編織後易折斷,也怕聽診效應重~~~
好了,左邊的是音樂絲帶4股編...右邊的是古河4N銅線,一樣是4股編
想先做銀彈殼的...所以整個搭配都偏向亮銀色
這條擔芯線鍍銀層看似很好! 3.5mm接頭也是亮銀色的~銲接方法請參考過去的耳機製作文章
分線檔環手邊只有銀色的
下圖是要做這組耳機的套件材料
我先用油漆....利用子彈上的文字刻痕來加顏色...橘色右耳,黑色左耳
耳殼出線處,我套了2層熱縮膜~可以固定的更緊密,及更耐用些(防止扯斷)
利用套件附的U環夾住線材,可以固定住線材止滑
我是用這顆9.2mm的單元~在測試時先用附的海綿雙面膠來假固定,防止試音時漏風
再來量出右耳機線與3.5mm接頭相互對應的正負極...小心銲接於單元PCB上
兩耳都先做好假接合後...先試音~看聲音是否正常! 在未通過測試時,先不要黏死耳殼喔!
OK~試音沒問題後,小心撕去海綿膠...準備封固單元跟耳殼了
膠瞬間膠水加上"老鼠尾" 少量且均勻地在前蓋中畫一圈
PS:用瞬間膠黏合,需要較好的技術...如果沒把握~請用強力膠類接合!!!
小心再補膠一次,防止漏氣...千萬別用太多膠水,一黏到振膜就~完了~
U行止線夾跟出線管處也要加些膠水固定住,可以更耐用...下圖!
前後殼接合...膠水用法一樣...要小心!!!瞬間膠水份量要少量均勻!!!
其實動圈耳機作法都大同小異,可以參考我之前的耳機製作文章
這組單芯度銀線搭配起來正是個人想愛偏向的音色
之前用多蕊銅線低音較多,所以您如果喜歡低音多一點就可以用銅線
"音樂絲帶"單芯鍍銀線試用下~低音有彈性份量比例感較適中.人聲也較沒之前銅線那麼厚重...
比較均衡些!個人煲耳機約6小時後蠻喜歡它的音色..單線線會斷裂方面是不用擔心!因為現才瞞柔軟的
但是聽診效應真的非常嚴重~我是不會帶著跑步用...乖乖坐著聽還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