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品牌是社友推薦的 ~ 社友告知 Oyaide的商品在純日系商品裏,它的售價是非常便宜的~聲音表現也有一定的水準!
於是託正好要去日本旅遊的熟識網友買了一些Oyaide的商品回來試用...
個人覺得以其售價而言~最超值的就是這條HPC-26T的線材..比 "那種" 1米200~300的 "7N" OCC線好聽,
OCC線純度夠的話...怎會有很強凸起的低頻,實在無法理解捏~
此線需要RUN一下才會好聽,當初焊好第一組耳機線時,聽了一下覺得還好而已,聲音質感不錯是我的第一印象...
後來斷斷續續的聽了幾天,越來越好聽...這下引起了我製作的興趣了~
,於是又製作了家用RCA線材.以及耳罩用線材,發現它真的好用、美觀、聲音好....
6.3mm 耳罩型耳機用線
聽感上...三頻表現均勻,音場也適中 ,聲音質感很好....其各項表現對應其在日本的售價,我是非常推薦~
也感謝熱心社友的交流告知~果然是好線一條...
==========================================================================
1)簡易超值的 MMCX 耳掛式耳機線製作材料 :
1.2米長 Oyaide HPC-26T V2 、Oyaide P-3.5 SRHP 接頭 、分線塑膠器 、MMCX 接頭一組以少許熱縮管
這次MMCX選用的鍍金頭是有帶齒環的;因為不同牌耳機常因工差一點點就致使地線接觸不良,導致聲音斷斷續續
原裝Oyaide SRHP 3.5mm鍍銠接頭~此款地端有一段加長了.使用在有加皮套的手機時不會接觸不良
先把3.5mm接頭焊好,左右聲道的屏蔽層絞成共地
準備焊接~注意溫度不要太高...
3.5mm頭的第一節為左聲道正極,對應焊接在芯棒上的是藍線~白線就是右聲道(第二節);第三節就是共地了!
再來把Oyaide HPC-26T V2 的線撕開約40公分長...為了線材在使用時不至一直分開,所以要先加上分線器
就是下圖黑色的組擋線環,這要用中型的分線器,因為線材較粗些!
所以主線是留80公分+分線是40公分=總長120公分
再來要焊接 MMCX 的接頭了,我們將屏蔽層分成平均的2條負極(地端)
這樣焊接起來比較牢固...
試放在殼內看看轉彎處是否完好;以及2片外殼式仿能完整密合,以及小心查看有無正負極因扭曲而短路
對了~如果要做成耳掛式,要先把熱縮套先套入線材內...
為了使接合處更耐用,我使用了一小段熱縮套來強化線材與 MMCX 外殼接和時的密合度
推上之前套入的熱縮套,用熱風吹緊套縮套,趁其還柔軟時彎出耳掛形狀~OK!
===================================================================
2) RCA 前端單向接地訊號線的製作 :
之前試作時沒有詳細記錄下製作過程,這段時間還是經常有網友詢問方向性訊號線的製作方式
自從奇摩搬家到痞客邦,一些製作上的資料掉得七零八落;剛好要幫網友作組短的RCA線材,藉此來說明~
製作前先說明一下,目前的訊源輸出強度都很大,其實一般不易感染到雜訊了,但是隨著LP的熱潮又起~
如果是用在LP到前級唱頭放大器部分的RCA線材,那請務必將線材的屏蔽功能加上....
因為我一樣是用Oyaide的HPC-26T的線材來編製...所以要先將線材撕開成單條,然後採4股編法...
線材的編法請收尋Youtube上的中國繩結影片,各式各樣的詳盡教學都有...
將4條線的一頭用膠帶固定一下,好方便來編製 --- 採四股編制法,所以我是設定2正2負加屏蔽
此時屏蔽層負責的是單獨的屏蔽雜訊作用,不是當訊源負極迴路使用
先編好2條備用,既左右聲道各一條.準備好要使用的RCA接頭
先用膠帶隨意固定一下4條線以免脫開..
撥開外部橡膠層,可以看到的銅線既為要當屏蔽層來使用的部分
先製作的是"後端",此端的屏蔽層不與負極連接(不能與負極短路)....
因為要先做後端才能使用電表檢測確認製作過程的正確性
OK~我把此屏蔽層用熱縮膜套起來,使它無法與RCA的地端接觸到...
看下圖就會更明白些...
雙藍線為正極.雙白線為負極回路,白線(負極)是焊接在RCA的外殼上,所以我們必須先把屏蔽層包起來絕緣
為了使線材牢靠耐用些...我又用熱縮膜膠焊好的正負接點全都包起來~
這端(後端)就這樣做好了...簡單吧!
好~準備做另一端了!記得這端(前端)要先套入RCA的外殼於線內...不然焊好才發現沒套就糗了..
一樣先剝好4股線,雙藍線當正極;雙白線當負極,以及將屏蔽層都先扭綣短路在一起
這時可以用電表量量看之前先做的"後端"是否有確實的與負極(RCA外殼)斷路
所以....我們如果是先做要短路屏蔽層與負極的這端(前端)的話,電表就量不出所以然了...
確認後端製作上是良好的,我們就要焊接前端了...屏蔽層焊接在RCA夾PIN處(下圖)
負極(雙白線)焊在地線孔~如此,負極與屏蔽層就自動短路了,且是在此端(前端)短路
雙藍線一樣是正極和在中心芯棒上!
下面的照片有點模糊...是量屏蔽網層與RCA外殼有確實短路了
一樣也在套層熱蘇套加強耐用度
這樣就做好一聲道了!另一聲道製作方法同理...
當然要記得在RCA頭上做個記號,這條當左聲道,所以用藍色熱縮膜雙環來代表此端是前端
在使用時,所謂的前端就是:
CDP--->前級,那前端是CDP
前級--->後即那前端是前級
數位流音源--->擴大機(或耳擴)那前端是音源輸出處
前端接地的好處是,當空氣的雜訊存在時,我們希望它被屏蔽層吸收後往前端導入地端..
至於聽不聽得出來,今日訊源輸出強度很大,還有製作這樣的必要嗎?
這當然是個人的感度的問題l重點是在它也許無感;但在理論上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前端雙色環為記號
拜Oyaide接頭採傳統咬花車工所賜..原本這些老款的的RCA頭及旋鈕...全都變成越看美觀了~XD!
===============================================================
3)耳罩型耳機線DIY編製方法
終於等到網友第二波幫忙團購回來的材料了...
這次買了紅黑兩種線材,我將紅黑各取2米來作混編...當然您也可以用透明、全黑或全紅
編好大約為1.7米長~用雙色的方便是看分線處的顏色就知左右聲道,一般我們都取紅色為右邊聲道
分線處大約留40~50公分不要撕開...後面的部分把他都撕開成4條線來編織
分線處怕會慢慢自然分開,所以我點了一些膠水,再加上Y型分線套來修飾與強化
自己感覺這樣還不錯的
這來要先焊分線接耳機這端,因為要做成有屏蔽性的耳罩線,所以線材外面的屏蔽層只有單獨的屏蔽用途,沒有
負級電氣迴路的功用....在下圖中我將中心藍線當左右聲道正級,那白線就是當負級了,並將線頭剝開處以熱縮
套加以絕緣,以確保屏蔽層與負級斷路....
這裡聊一下屏蔽層用法...訊號放大至耳擴輸出時,其實訊號已轉換成電力來驅動耳機線圈,這訊號電瓶的強度
已經是不容易受雜訊感染了!所以耳機線是也可以不用屏蔽功能,將外層屏蔽銅網直接當負級,或是單股的正級
與屏蔽銅網短路在一起,一條當正級一條當負級用,這樣可以增加線徑的"直徑粗度".....這方面當然都是OK的,
音質音色會稍有不同,喜愛還是要看個人決定啦...
這邊先焊的紅線(右聲道)....下圖藍線為正級,白線焊夾PIN上的負級孔
左右聲道方法相同
再來6.3MM接頭這端~分別是絞在一起的屏蔽網銅線,雙白線負級此端要共地,然後是兩條左右聲道的正級藍線
下圖是Oyaide的6.3MM接頭,負級孔再絕緣片底下
然後---兩個正級焊接好,負級兩條白線一起焊在上圖的地線孔中,再利用夾PIN將屏蔽層夾緊
如此~屏蔽層與負級就在此端短路了!
再將夾PIN處點焊一下~這裡要注意溫度!別把正級絕緣的鐵氟龍層焊融化短路了
這黃色透明的絕緣環是Oyaide 6.3MM接頭附的,他的功用是將焊點的正極與地端絕緣,因為整個外殼也是地端
好了~套上外殼一條真材實料高品質的耳機線就完成了!
PS:此線研究試作時是用全黑的,編好線材後套上彈性黑亮薄型熱縮管,做起來跟廠線一樣完美!
由於當時試作時修修改改,不易拍照說明,所以沒留下資料!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嘗試看看!
非常花時間就是了,熱縮膜不是很好套入~但是外表質感好!聽診效應幾乎是沒有.....